
1、如果寶寶發燒手腳發冷,舌苔顯白,面色蒼白,小便顏色清淡,那么爸爸媽媽們就可以試著讓寶寶喝點生姜紅糖水祛寒。爸爸媽媽也可以在水里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,這樣服下之后更有利寶寶發汗。
2、如果寶寶發燒咽喉腫痛,舌苔黃,小便黃而氣味重,說明寶寶內熱比較重,這個時候不能給寶寶喝姜糖水,而是要給寶寶喝大量的溫開水。爸爸媽媽們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。
3、如果寶寶發熱沒有超過38.5度,可以采用物理降溫法:用一條溫毛巾擦拭寶寶的全身,或者給寶寶洗澡。洗澡水的溫度37度以下為宜,另外寶寶洗完澡之后,爸爸媽媽要注意出水時不要讓寶寶著涼,要及時給寶寶裹上浴巾,再用酒精給寶寶擦手心腳心。
4、如果寶寶發熱超過38.5度的話,就要及時就醫,以免發生其他連鎖反應。
爸爸媽媽一定要明確,寶寶發熱是寶寶身體自我調節的途徑之一,因此,如果寶寶發熱,不要急于給寶寶用退燒藥降溫,否則很容易遮掩寶寶其他的一些癥狀。
1、綠豆粥:將綠豆25克,米15克,白糖適量,一起熬制成粥,煮好后食用即可。
2、銀花茶:取銀花10克,煎水加糖服用即可。
3、海參粥:取海參10克,白米25克,煮成粥,食用即可。
4、五汁飲:取梨汁、荸薺汁、鮮葦根汁、麥冬汁、藕汁和勻涼服,也可燉溫服。
5、鴨梨粥:將鴨梨3個洗凈切碎,加適量水煎煮半小時,撈去梨渣,再加淘凈大米適量,煮成稀粥,趁熱食用。
6、蜜餞黃瓜:將黃瓜數條去瓤洗凈,切成條塊,加少量水煮沸后撈出,趁熱加入蜂蜜100克調勻煮沸,可隨量食用,每日數次。
7、鮮蘋果汁:蘋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,既可以補充寶寶體內的營養需要,又可以中和寶寶體內的毒素。
除了藥物退燒,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。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、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,那么,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?
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,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,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,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,對寶寶刺激大,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。
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,是許多家長經常采用的。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,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,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,讓寶寶難以適應。另外,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,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,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。
溫水擦浴就是用37℃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。使皮膚的高溫(約39℃)逐漸降低,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。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(約25℃)擦拭額頭臉部。需要注意的是: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,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、全身發抖、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,要立即停止。為什么呢?當病源侵入人體后,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,這就是設定溫度。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。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,散熱的同時,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。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,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,不但無效,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,非常痛苦,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藥物,降低設定溫度,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,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。
1、寶寶發燒時,媽媽們可每二十分鐘給寶寶量一次體溫,確保寶寶體溫不再升高。
2、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;注意通風,但通風時不要讓風直接吹著寶寶。
3、發燒的時候人體出汗較多,要給寶寶勤換內衣,以免寶寶穿了汗濕的衣物而重新受涼。內衣要干凈、柔軟,以純棉、絲為佳。
4、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。寶寶不會漱口,媽媽可用干凈紗布包住食指,用淡鹽水去幫寶寶洗口腔。
一般來說,如果體溫在38度左右,只需給寶寶穿薄一點寬松一點的衣物,方便寶寶身體散熱,再多喂一些溫水給寶寶;如果體溫在38.5℃以上,則可適當進行降溫處理,特別是有高燒抽風史的寶寶,更應積極給予降溫。
相
關
百
科